美国财政部如何借力稳定币激活美债市场

·

今年4月30日,美国财政部借款咨询委员会(TBAC)向财政部提交了一份以“数字货币”为主题的专题报告,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该委员会由来自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及保险公司的资深投资专家组成,核心职能在于研判市场动态并为国债发行提供策略建议,其意见对美国财政部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在最近一次会议中,TBAC将数字货币——特别是稳定币——定位为一种“新型支付机制”,认为其有望显著提升市场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从而增强美债吸引力。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专为维持币值稳定而设计的加密货币。与比特币等波动剧烈的加密资产不同,稳定币致力于实现近乎零的价格波动,通常通过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挂钩来实现这一目标。

由于其价格相对恒定,稳定币比其他加密货币更适合用于日常交易和数字支付。在数字货币生态中,它扮演着类似传统金融体系中货币市场基金和储蓄账户的角色,成为重要的价值储存工具。

为维持稳定性,稳定币发行机构通常会以美元、国债、回购协议等高流动性资产作为抵押。目前市场中较为知名的稳定币包括泰达币(USDT)和USDC。凭借低波动性和广泛的区块链兼容性,这类资产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跨境支付中应用广泛。

稳定币如何促进美债需求?

根据TBAC报告披露的数据,目前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为2340亿美元,而该委员会预测到2028年,其规模有望扩大至2万亿美元。当前约有12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被用作稳定币的抵押资产;若稳定币市值继续增长,未来可能需要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债作为支撑。

一旦预测成真,稳定币发行机构持有的美债规模将超过英国(7790亿美元)和中国(765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1.13万亿美元)的最大主权持有主体之一。

TBAC指出,稳定币带来的新增需求将有利于美国财政部的融资活动。新买家群体的出现可能有助于压低国债收益率,同时降低对外国买家的依赖,既增强美国财政稳定性,也有助于巩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对美债发行结构的影响

新增1万亿美元的美债需求,很可能促使财政部调整其发债策略。为满足稳定币机构的抵押需求,财政部可能会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量,相应减少长期债券的供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结构调整可能导致长期利率下降。然而,更多依赖短期债券发行也伴随一定风险。例如当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时,融资成本可能显著上升。

监管框架与现行立法动向

今年二月提出的《GENIUS法案》(全称为《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明确要求,稳定币发行机构必须以等值优质资产作为储备,并特别指出可包括期限在93天以内的美国国库券。该法案同时试图限制稳定币向持有者提供收益的能力。

法案发起人、参议员Bill Hagerty公开表示,该立法旨在推动美国支付系统进入21世纪,巩固美元主导地位,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增加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

当前,美联储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和资产负债表规模来影响银行信贷行为,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需注意的是,美联储并不直接印制货币,所有货币实际上是通过信贷活动产生的。

如果稳定币广泛使用导致传统银行角色弱化,美联储通过储备操作影响经济的能力可能相应减弱。此外,在发生金融危机时,美联储对非银行加密机构的支持难度也可能增加。因此,为防范稳定币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政府需明确其抵押品类型和储备金额的监管要求。

👉 实时追踪美债市场动态与稳定币政策进展

常见问题

Q1: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以法币或其他资产为抵押、追求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主要用于数字支付和价值储存。

Q2: 稳定币如何支持美债市场?
稳定币发行机构需持有大量美债作为抵押资产,从而创造额外需求,有助于降低财政部融资成本并丰富投资者结构。

Q3: 美国对稳定币有哪些监管要求?
目前正在推进的《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完全由优质资产(如短期美债)支持,并限制其派息能力,以兼顾创新与风险控制。

Q4: 稳定币的增长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
可能削弱美联储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需建立与之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结语

稳定币与数字货币的兴起代表了金融体系的一次深刻变革。尽管存在诸多风险与监管挑战,但其也带来更低交易成本、更高效支付体验以及更广阔的市场参与度。正如TBAC报告所强调,稳定币为美国国债市场带来新的国际买家,进一步巩固了美元在全球金融中的核心地位。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将继续协同努力,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提升美债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