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交易的税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普华永道(PwC)发布的《全球加密资产税务调查报告》,深入探讨了加密资产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市场参与者面临的税务挑战,并系统梳理了全球59个国家/地区对加密资产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处理方式。
报告总结了当前加密资产税务领域的三大核心发展趋势及其潜在税务影响。
趋势一:监管加强推动税务信息申报规范化
美国、欧盟及其他多个地区在2023年陆续推出针对加密资产经纪商及中介机构的新税务信息申报要求,旨在提升加密资产交易的税务透明度。例如,美国《6045法案》和欧盟的《DAC8指令》相继出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于同年6月发布《加密资产申报框架》(CARF)。
为应对新型加密金融商品的涌现,OECD同步修订了《金融账户共同申报准则》(CRS),将相关加密商品纳入申报范围。然而,由于加密市场参与者众多、产品结构复杂且价格波动剧烈,中介机构在履行申报义务时面临巨大挑战。它们不仅需明确申报范围、建立尽职调查程序,还需借助数字化工具和信息系统,准确追踪投资者账户余额及每笔交易细节,这对税务信息申报提出了更高要求。
趋势二:实体资产代币化带来新型课税问题
区块链技术正在推动实体资产的代币化进程,涵盖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房地产、艺术品、收藏品和知识产权等非流动性资产。代币化不仅实现了资产所有权的数字化表达,还将大型投资项目拆分为更小单位,提升了流动性和投资参与度。
然而,实体资产代币化的兴起也对现行课税原则提出了调整需求。在讨论其税务影响之前,需首先厘清法律架构:代币是代表实体资产所有权的凭证,还是通过信托或基金持有资产价值或受益份额的载体。不同法律架构下,代币在生成、交易及注销的全生命周期中,可能涉及所得税、营业税、扣缴及其他税务问题,若涉及跨国发行,税务处理将更为复杂。
趋势三:代币化支付工具影响跨境税务规则
为提高加密资产交易流动性并实现与现实资产的整合,可编程的交易结算机制推动了代币化支付工具的发展。目前这类工具包括央行数字货币(CBDC)、稳定币、银行存款代币和货币市场基金代币等。
除CBDC具备法偿货币地位外,其他支付类代币的价值可能受标的资产价格、市场流动性及发行人信用评级等因素影响,从而引发未实现损益等税务问题。例如,在以这类代币结算加密交易时,如何确定计税基础?在跨境交易中,如何根据租税管辖区域判断课税权及扣缴方式?代币化支付工具的兴起,正对现行课税原则构成进一步挑战。
国际监管与税务发展动态
各国正积极建立加密资产监管框架并制定相关指导原则,同时逐步推行税务信息申报要求,以防止加密资产交易成为避税工具。目前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宣布将尽早实施OECD的CARF标准,欧盟也建议成员国在2025年底前完成DAC8的本地立法,并于2026年开始执行。美国则积极推进《6045法案》,计划从2025年起实施。
随着新技术应用和新商品开发,加密资产市场不断演进新模式与新业态。在关注市场发展的同时,相关税务议题也需持续跟进。👉获取最新税务政策解读
常见问题
1. 什么是加密资产税务申报框架CARF?
CARF是OECD推出的加密资产申报标准,要求中介机构报告加密交易信息,以提升税务透明度,防止逃税行为。
2. 实体资产代币化如何影响税务处理?
代币化架构差异可能导致课税方式不同,需区分代币代表的是所有权、受益权还是资产份额,并考虑跨境发行时的复杂税务规则。
3. 代币化支付工具在税务上有哪些挑战?
除央行数字货币外,其他支付代币可能因价格波动产生未实现损益问题,跨境结算中课税权划分和扣缴方式也存在不确定性。
4. 各国对加密资产税务申报的实施时间是什么?
欧盟DAC8预计2026年实施,美国《6045法案》计划2025年生效,多数国家正加速推进CARF落地。
5. 企业应如何应对加密资产税务合规?
需厘清申报范围,建立尽职调查程序,并借助数字化工具管理交易数据,同时关注国际税务动态。👉探索合规解决方案
6. 稳定币税务处理有何特殊之处?
稳定币价值可能锚定法币或资产组合,其计税基础需根据发行机制和市场定价动态确定,尤其在跨境场景中容易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