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与RPL代币供需关系对比分析

·

在以太坊质押率突破20%并保持良好增速的背景下,流动性质押衍生品(LSD)赛道持续受到关注。Lido(LDO)和Rocket Pool(RPL)作为两大代表性协议,其代币的供需动态直接影响投资价值。本文从资金角度剖析两者非二级市场交易带来的抛压与需求,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一、LDO代币分配与抛压来源

LDO代币发行总量为10亿枚,当前流通量约8.79亿枚。代币分配比例如下:

解锁与抛压分析

根据Token Unlocks数据,LDO下一次大额解锁发生在2023年8月26日,解锁850万枚LDO(所属Dragonfly,成本价2.43美元)。历史上LDO共完成5轮融资,其中第一轮融资成本极低(0.0085美元/枚),较当前价格存在超200倍涨幅。

第一轮投资人代币自2021年12月起线性解锁,至2022年12月解锁完毕。链上数据显示,这些低成本投资者持续抛售代币,平均每月卖出741万枚LDO。截至统计时,第一轮融资未出售代币总量为5157万枚,按当前速度预计还需7个月完成抛售。

投资提示:在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LDO价格可能持续面临一级市场抛压。近期因监管预期缓和带来的价格上涨中,投资人Certus One高位抛售400万枚LDO,导致价格回调16.3%。

二、RPL代币分配与供需机制

RPL代币总量1955万枚,已实现全流通。初始分配结构为:

通胀机制与质押需求

自2021年10月起,RPL开始以每28天73,302枚的速度线性通胀,年通胀率5%,持续10年后总供应量将达3000万枚。通胀分配比例为:

节点运营商需质押相当于用户ETH价值10%-150%的RPL才能获得通胀奖励,质押比例越高收益越大。目前RPL质押率达46.97%且持续攀升,形成以下供需特性:

  1. 无一级市场抛压:早期投资者经历多轮牛熊已充分换手
  2. 通缩效应:尽管通胀155万枚代币,但通过质押机制锁定918万枚,实际流通量减少763万枚
  3. 价值支撑:协议增长带动质押需求,形成类似杠杆效应的价格支撑机制

👉 实时追踪LSD赛道数据变化

三、投资策略对比分析

短期视角(3-6个月)

中长期视角(1年以上)

常见问题

Q1: LDO和RPL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A: LDO当前主要面临一级市场投资者解禁抛压,而RPL通过质押机制将通胀转化为锁仓需求,形成流通量减少效应。

Q2: 如何监控LDO的抛压变化?
A: 可重点关注第一轮投资人剩余5157万枚LDO的卖出进度,目前每月卖出约741万枚,预计还需7个月完成抛售。

Q3: RPL的通胀会持续多久?
A: RPL的通胀机制设计为持续10年,年通胀率5%,最终总量将达到3000万枚。

Q4: 节点运营商为什么愿意质押RPL?
A: 质押RPL可获得通胀奖励70%的份额,质押比例越高收益越大,形成经济激励循环。

Q5: 这两个代币哪个更适合长期持有?
A: RPL的机制设计更倾向于长期价值积累,而LDO待抛压出清后可能迎来更纯粹的基本面定价。

Q6: 以太坊质押率变化对两者影响相同吗?
A: 质押率提升对两者都有利,但RPL通过质押机制直接转化为购买需求,杠杆效应更明显。

结论

LDO和RPL代表了LSD赛道两种不同的代币经济模型。LDO当前处于历史投资者获利了结阶段,价格承受特定抛压;RPL则通过精巧的质押通胀机制,将协议增长转化为代币需求。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选择适配标的,👉获取更多代币经济分析工具深度研究协议基本面与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