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正式确认,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资产可作为投资移民计划中的财务证明,用于满足高达3000万港元的投资门槛。这一政策突破标志着香港在数字资产融入金融与移民体系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路径。
根据官方披露,首宗成功案例发生于2024年10月,申请人凭借持有的比特币成功通过资产审核;随后在2025年2月7日,另一名以太坊持有者也获批准。两起申请均来自内地投资者,由香港投资推广署负责审核,流程耗时约一个月。
政策背景与内容要点
香港投资移民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内持续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新政策允许将主流加密货币纳入该资产范围,但目前仅接受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证明方式。
资产存储与审核要求
- 加密货币必须存储在冷钱包或受认可的大型交易所中;
- 资产需保持稳定持有状态,符合“持续拥有”的要求;
- 审核机构将结合区块链公开账本与托管证明进行真实性验证。
尽管加密货币可作为资产证明,但是否允许直接用数字资产进行投资,或是否认可加密货币ETF作为投资标的,仍尚未明确。申请人需在获得原则性批准后的六个月内完成3000万港元的本地投资,目前该环节仍限制使用传统金融工具。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这一举措被广泛视为香港推动数字资产合规化的重要信号。它不仅提升了加密货币在官方视野中的合法性,也为高净值人群提供了更灵活的资产配置方式。有评论认为,这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虚拟资产枢纽的地位。
目前尚有两宗类似案例正在审核中。如这些申请继续获批,预计将吸引更多全球加密货币投资者关注香港移民政策,并推动本地金融机构加快开发兼容加密货币的金融服务产品。
常见问题
Q1:哪些加密货币可以被接受为资产证明?
目前仅明确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其他加密货币是否被认可,需根据监管机构后续公布的细则而定。
Q2:是否可以用加密货币直接完成3000万港元的投资要求?
现阶段尚未开放。加密货币仅可作为资产证明,投资环节仍需通过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或项目进行。
Q3:存储加密货币时是否有指定平台或方式?
官方要求资产必须存放在冷钱包或主流交易所中,👉查看合规存储方案指南以确保安全性与可验证性。
Q4:这项政策是否意味着香港全面认可加密货币?
这应视为香港加密资产合规化的重要一步,但整体监管框架仍在逐步完善中,尚未全面放开。
香港这一政策不仅在亚洲,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先导意义。它显示出传统金融体系与加密资产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也为其他地区探索类似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未来是否扩大可接受的加密货币种类、是否放宽投资方式限制,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